【請勿節哀】
- 原 能量
- Sep 5
- 3 min read
浩一離開世間,已經31天。
他三月種下的朝顏,在這個月豐沛的雨水滋潤下,迅速攀爬上書房旁的棚架,綻開紫色的花朵。
在生離與死別的巨大變故之下,語言很乏力。這個月以來,許多關心我的朋友和學生,都不知道該對我說什麼,他們從遠方注視我,為我誦經禱告,默默傳遞祝福和療癒。許多認識和愛護浩一的朋友們,雖然不相識,紛紛送上鼓勵與悼念。我收到一些寄來的小禮物,台南的粽子和麻糬,屏東的樹皮記事本,龍潭的香蜂草精油.....。心中溫暖,原諒我無法一一道謝。
我很努力,也儘量堅強,但是悲傷等待被理解,被容許流動,而這些是需要時間和空間的醞釀。我覺得話語已經無法承載悲傷,音樂是我目前依賴的媒介。我不想再稀釋我的思念或悲傷。我想讓自己沉到谷底,跟著死一回,再慢慢浮上來。
朋友和鄰居們,擔心我一個人住在山上會想不開,不好好吃飯睡覺。他們分別來探望,帶來水果、禮物和自己喪失摯愛悲傷的故事。 每一次有人來訪,我就再度浮上水面來,說一點話,聆聽。同時,感覺悲傷在自己的訴說中被稀釋。
可是,我想要和全部的悲傷在一起。
此刻的孤獨是美好的救贖。
在浩一的告別式上,來了許多喜愛他的朋友和夥伴,以及台南的商家友人。我很感謝大家一起悼念浩一。其中,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韓良憶,她紅著眼眶走過來,直視我,握住我的手說:「請不要節哀」。
「請不要節哀」,那一句話,如此溫柔堅定,給了我悲傷的通行許可,我的淚水剎那潰堤。
是的,請讓我好好地跟哀傷在一起,讓我好好地沉入情感的深海,我不需要急救,也不需要稀釋的哀愁。我有時候好,有時候不好,這些過程,我必須自己走過,好或不好都不能定義我的「現在」。
我在未知當中,不能預期下一刻會感受如何。
從前是從前,現在是現在。
浩一的衣服,就算洗乾淨了,都還是有著他的味道,貓咪們會自己去睡在他的衣服堆裡,重溫浩一的溫柔和連結,我好羨慕貓咪。
然而,就連氣味,也每天都在消散,什麼也留不住。
關於喪失摯愛,每個人都有各自應對的方式。有人穿著伴侶過大的衣服,來貼近所愛。有人立刻搬出兩人共同的居所,因為承受不了回憶的重量。有個好友在先生死去多年之後,一天終於決定扔掉他抽屜中的襪子,但隔天又自責不已,覺得自己又少了一點留念之物。但是別人的方法,對自己未必適用。
我們對於思念的憑藉,是聲音、氣味、物件、影像、文字、溫度觸覺。雖然科技的進步,讓我們可以保存許多聲音影像文字,但是氣味和溫度,只能隨風而逝。最後,剩下記憶中的想像可以溫存。然後有一天,或許自己會失憶,這個生物硬碟會出錯。然後再有一天,自己也終需一別。
我們真正能夠擁有的,只有這一刻的思念和濃度。
當靈魂脫下這個軀殼的那一刻,一切執著都屬於生者。靈魂是通透的。這些道理我都明白。
所有發生的一切,都是當時唯一可以發生的。無條件的接納,這道理說來容易,做到卻難。
我正在接納和執著之間起伏與徘徊。
我進入一個生命為我安排的僻靜,沒有期限,不知道何時會結束。
但我會好好的,動物們和我,我們接住了彼此,陪伴彼此。請關心的朋友們不必擔心。
我此刻所在的世界,台南正下著傾盆大雨。而我所行走的世界,如今對浩一已經是一場夢。他的靈魂自由來去。他不在身邊,但我天天在心裡跟他說話。
他遠去了嗎?不,他更加貼近,他就在我心裡。
朝顏在我眼中綻放。朝顏為自己綻放。
朝顏帶著浩一的願力繼續美麗。
是他的願力讓許多事物都繼續美麗.....。



Comments